商标、专利、版权,都挺好!

2019-04-01 13:47:20

提到近期热播的电视剧,自然是由倪大红、姚晨等领衔主演的《都挺好》。这部讲述原生家庭对人性格影响以及家庭矛盾的剧,造成了观众极热烈的观影热情,剧中的人物也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。其中最受瞩目的,当然是女主角--苏明玉。

苏明玉一出场,便是女总裁既视感。从衣食住行,到行事风格,处处都透露着“我就是这么有钱”。这就让观众分外疑惑,明玉到底是做什么的,能挣这么多钱?就在近日更新的第35集,答案揭晓了---原来苏明玉是卖机床的!

作为新生代,众诚集团的接班人小蒙总自然是嗤之以鼻,认为卖机床不上档次,说出来没面子。但是明玉一席话,让他哑口无言,也说出了无数实体制造业人的心声。

明玉:我问你,小到你的车大到航空火箭,哪一个不是在机床上,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生产出来的?机床技术一发展,各行各业都跟着受益。你还敢说,机床行业,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?

小蒙总:你别以为我不懂,你们卖的都是便宜货,大厂子都是从德国和日本进口的。

明玉:对,你说到点子上了。咱们国家做了几十年的世界代工厂,成本上有优势技术上也突飞猛进但是国产品牌始终没有形成影响力。就像你说的,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是去购买进口机床,那么成本就上去了竞争力也就下来了。大企业是有承受能力的,那中小企业怎么办?要知道中小企业才是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主力军;更何况有的国家一直对我们进行高端机床的进口限制。说白了你想买人家还未必想卖呢?!

寥寥数语,已经把机床的重要性和中国机床产业的现状清清楚楚的告诉观众。

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统计,2013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占比已经达到10%左右,2017年大约在15-20%之间。但是在这期间,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仅从2%提高到了6%,国内大多数高档数控机床都依赖进口。虽然我们早就做到了世界产值第一,但是在技术上仍然落后于德国和日本。要达到先进水平,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

就像明玉说的,年轻一代有新思维和新观念,中国的机床产业一定会在他们的努力下,突破瓶颈,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。

而没有创新与知识产权,就无法把握产业发展的命脉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,就是要依靠知识产权的力量,只要重视知识产权、掌握知识产权,就有了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的“金钥匙”。

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,不少企业将知识产权提升到了公司战略的高度。最为常见的知识产权要数商标、专利和版权了,那么,商标、专利、版权有何区别?它们各自保护的范围是什么?如何最大限度、更为全面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?

什么是商标、专利、版权?

商标,简而言之,是用来区分商品或服务并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,它是最常见的知识产权类型。

专利,是指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,包括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。

版权,又称为著作权,是指文学、艺术、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。

商标、专利、版权各自保护了什么?

照抄晦涩的法律条文和枯燥的定义显然不是小编的风格,为了能让大家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,我们举例说明:人工智能时代,智能汽车成了各大巨头争相研究的领域。假如A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不懈努力,终于成功研制了新一代智能汽车,那么A公司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呢?

首先,产品在上市前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,比如取名为“ABC”,那么“ABC”就可作为这款汽车的商标,一旦“ABC”商标通过了注册,那么在智能汽车领域,未经A公司允许,他人就不可以再使用“ABC”这个品牌。

其次,仅仅不让他人使用“ABC”这个名字当然不能全面保护知识产权,比如智能汽车中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就无法通过申请商标来保护。此时,专利就派上用场了。如果A公司为该项技术申请了专利,竞争对手即便破解了相关技术,也不能擅自用在自己的产品上,这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A公司的专利技术不受侵犯。

再次,软件系统对于智能汽车也非常重要,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抄袭软件源代码等,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(软件著作权属于版权的一种),如果抄袭事件发生,A公司的软件著作权证书就是强有力的维权证据。

综上所述,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的领域各不相同:商标保护的重点是商品或服务的标志,而专利保护的重点是具有新颖性的技术,版权保护的重点则是独创性的作品。从上文的例子也可看出,为了保护智能汽车的名称、技术和软件源代码,A公司分别申请了商标、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,以此达到全方位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。

商标、专利和版权的性质不一样

无论是商标、专利还是版权在注册申请时都需要进行人工审查,但基于三者不同的特点,审查的重点也不同:

商标审查的是显著性,说的简单点就是能区分出来、跟别人不一样。比如美味牌苹果,就不具有显著性:由于美味是形容词,美味苹果涉及范围太广,这样的词不可能被某一家企业独占,也就无法被区分出来。除了显著性外,商标还要审查相似性,即在相同类别下,不能存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先申请。如果既有显著性又不存在相似标,那么商标就差不多可以通过审查了。

专利审查的重点是新颖性,说的简单点,就是这个技术是前无古人的。审查方法也很简单,一般通过查阅现有文献的方法来判断。如果现有文献查不到,那么说明这个专利就具有新颖性。

版权相对特别,因为版权自作者完成之日起就获得了,不需要一个证书来证明自己的权利。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问,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要做版权登记呢?其实,做不做版权登记,作者都享有版权,但谁是原作者就很难证明了。比如,你写了一篇文章,有一天别人用了,你怎么证明这篇文章就是你写的呢?如果你写完文章后,做了版权登记,别人再盗用你文章的时候,你就可以拿出版权证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因此,版权登记,减轻了原作者的举证责任(如果不登记的话,原作者其实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,或者说即便能拿出来,所花成本很高,还不如花几百块做个版权登记划算)。

版权登记的审查也相对容易,只做形式审查,不做实质审查,因此申请时间也非常快,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申请完成。版权审查的主要是独创性,说的简单点,就是你没有抄袭,其实这事是很难认定的,实务中,也有不少抄袭之作成功地申请了版权登记。

我们总结一下上文的:版权只是起到登记的作用,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减轻了作者的举证责任。如果他人在法庭上能拿出更有力的证据,也许剧情就此反转。即使没有做版权登记,原作者依然享有合法权利。一言以蔽之,版权登记证书仅具有推定效力,而没有证明效力;商标和专利就不同,一旦注册成功,就是证书在手即能击退对手,是维护权益的有力武器。

由于商标和专利证书具有极强的证明效力,因此在产品面向公众前,创业者一定要提早申请商标和专利,防止他人抢注。一旦发生抢注,虽然也可以申诉,但程序复杂且成本较高,不少争议至今尚未解决,请创业者引以为鉴。

另外,重要的作品最好去做版权登记,如果不想去做版权登记,那么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为自己保留一份证据,即申请一个知名公司的电子邮箱,将作品发一份至该邮箱,邮件上的时间和内容将是维权时的重要证据。虽然电子邮件的法律效力是低于版权登记的,而且,在真正维权时,所花费的举证成本很可能高于版权登记费,但是,这样的方式也算给自己留了一份后悔药吧。

- END -